取保候審和監外執行的區別有哪些?取保候審期間請假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3-06-21 08:11:17 來源:法制法律網
一、
取保候審請多久才能批準
取保候審請3天才能批準。
取保候審申請,符合條件的就能批準,按照規定三天就應當給予答復。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七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辯護人有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收到申請后,應當在三日以內作出決定;
不同意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并說明不同意的理由。
二、
取保候審請假能請多久
取保候審請假一般最長不超過5日。取保候審期間請假期限最長多久,法律上沒有明確限定,由負責執行的公安派出所掌握,但必須遵循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的原則。具體說看案情的進展情況與犯罪嫌疑人的自身情況確定,一般是三日內,最長不超過5日。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三、
取保候審和監外執行的區別
1.兩者本質不同
監外執行,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監執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規定,將其交付一定機關,在監外來執行刑罰的一種執行辦法。
取保候審,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2.兩者適用人群不同
監外執行適用于判決生效后符合法定條件的服刑人員;而取保侯審適用于涉嫌犯罪被拘留或逮捕后符合法定條件的嫌疑犯或被告人。
3.兩者執行地方不同
取保候審是在審判前,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采取的強制措施,最后不一定定罪;監外執行,是法院判決定罪量刑后,因符合條件,不在監獄或看守所,而在外面執行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