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履行的原則主要有誠信原則嗎?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嗎?
2023-05-18 11:19:28 來源:劇情啦
一、
合同履行后能否廢標
合同履行后不能廢標。合同在履行過程中發生問題的,可以追究違約方違約責任,但因此時合同已經生效,是無法進行廢標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二、
合同當事人應如何正確行使后履行抗辯權
1.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應互負債務,即該合同應為雙務合同,如買賣合同、租賃合同。其特征是同—合同雙方當事人正負對待給付義務,履行行為具有關聯性。
2.當事人互負的債務有先后順序。找法網提醒,一般來說,雙務合同當事人是無履約順序要求的,但根據法律或當事人自行約定,可以對雙方的履約順序作出規定。
3.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須是先履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或履行不符合約定。“不履行”指先履行一方當事人喪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或當事人拒絕履行。“履行不符合約定”即指遲延履行、部分履行、瑕疵履行等情形。
三、
合同履行的原則有哪些
合同履行的原則主要有:誠信原則,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全面履行原則,當事人履行合同時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義務;環保原則,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條
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當事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應當避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