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積極借助業績說明會與投資者深入溝通 機構化、國際化等關鍵詞勾勒證券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2023-09-12 11:24:24 來源:證券日報
舉辦業績說明會已成為暢通投資者與券商溝通的新“橋梁”。
(資料圖片)
從上市券商陸續召開的半年度業績說明會可以看出,各家公司積極介紹經營成績、經營戰略目標等關鍵內容,而“財富管理、資管、機構化、國際化”已經為券商業務布局的關鍵詞。
加快推進
買方投顧業務體系建設
在上市券商業績說明會上,財富管理通常是首個被提及的問題。在財富管理轉型的大趨勢下,面對行業傭金費率持續下降的大趨勢,不少券商正加快推進買方投顧業務體系建設。
中信建投非銀金融與前瞻研究首席分析師趙然表示:“財富管理業務的加速布局逐漸成為頭部券商的共識,上半年財富業務占優的券商經紀業務表現相對好于行業,買方投顧轉型成果突出的公司,更有業績韌性。”
從行業龍頭的業務轉型情況來看,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證券”)進一步完善全譜系的理財服務體系,提升投資者的服務體驗和獲得感,提高公司的綜合服務能力;公司已經搭建了涵蓋公募基金投顧、配置型FOF以及配置專戶等多層次的買方投顧配置服務體系,也覆蓋了R1至R5全部風險等級的底層產品。在原有的各類產品和服務體系以外,還引入了更多保險產品、上線個人養老金產品以及最近剛落地的業內首單家庭服務信托產品服務。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證券”)則實施數字化運營策略,完善財富管理體系及業務流程建設,持續完善財富管理功能,進一步夯實“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的核心業務特色及差異化競爭優勢。
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業證券”)加強全財富鏈條協同機制,構建興證財富投顧全方位、多元化、立體式陪伴服務新模式,家族辦公室機制建設持續推進。
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加大渠道能力建設,加快財富管理向“買方理念”模式轉型升級。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則將持續推進財富管理機構化轉型,加快打造全能型分公司,搭建區域合作平臺生態,構建產融結合新高地。
賣方銷售向買方服務轉型
成行業共識
隨著通道業務的出清,私募資管規模持續壓降,券商正加速布局公募賽道。不過,面對公募產品發行降溫、基金費率改革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推動資管業務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近期券商業績說明會中頗受關注的話題。
發揮好旗下資管子公司與公募基金公司“雙輪驅動”協同效應是當前券商資管業務布局的重點。例如,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上半年資管業務凈收入同比增幅高達255.87%,位列上市券商首位,主要原因就是并表了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安基金”)。面對兩家公司的資管業務差異,國泰君安表示,旗下資管子公司業務方向更聚焦于業務能力,偏重私募、量化、內控等;華安基金的業務特點則是主動管理、公募、被動產品、專戶方面。
一直以來,資管業務是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證券”)的特色與優勢業務,打造了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證資管”)和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添富基金”)兩個有影響力的品牌。東證資管將持續通過“二次創業”推進公司平臺化、多元化、市場化轉型,持續提高投研能力與產品業績;圍繞主動投資管理能力發展業務,拓展產品矩陣;繼續推進資金與客戶多元化;建設能力全面、專業突出的投研隊伍。匯添富基金將持續強化在投資研究、產品體系、客戶服務等方面的基礎建設,堅定推進數字化戰略、國際化戰略。
同時,面對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由賣方銷售向買方服務轉型也已成為行業共識。目前,東方證券旗下東證資管、匯添富基金均已調降相關產品的費率。東方證券表示,雖然費率改革會給公司收入帶來一些短期影響,但是成本端也相應有所下降,對公司整體業績的影響比較有限。
深化機構業務布局
衍生品業務規模持續擴張
隨著機構投資者占比的不斷提升,也為證券行業帶來更加多元化的業務機會,拓展了托管、衍生品、做市交易等業務空間,券商在機構業務方面的布局正逐步加深,并為業績提供持續且穩定的貢獻。
“今年7月份以來,證監會系列政策頻發,進一步加速投資端、融資端改革,有助于中長期機構資金引入,利好券商場外衍生品等機構業務發展。預計在‘適當放寬對優質證券公司的資本約束’風控指標優化等政策紅利下,具備機構業務競爭優勢的頭部券商杠桿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凈資產收益率將進一步提振。”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團隊表示。
當前,場外衍生品業務成為券商機構業務的重要競爭領域,業務規模持續擴張。截至2023年7月末,券商場外衍生品存量名義本金規模23059.39億元,較去年末增長10.5%。而跨境衍生品的業務更是亮眼,存量規模突破7500億元。
例如,中信證券上半年股權衍生品業務線持續做大客戶市場,境內新增客戶覆蓋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5%,境內場外衍生品業務日均名義本金較去年同期增長16%。
廣發證券將通過開展收益互換、場外期權等業務,持續為機構客戶提供以場外衍生品為載體的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國際化競爭激烈
頭部券商加速海外布局
在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背景下,券商國際業務占比持續提升,多家頭部券商在業績說明會上均被問及國際業務的成績及未來布局。
國際化布局方面,頭部券商走在行業前列。其中,國泰君安上半年國際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59億元,同比增長54.94%;華泰證券上半年國際業務收入38.75億元,在總營收的占比提升至21.1%。
加強海外業務布局,特別是布局新加坡,成為券商國際化布局又一重點。在業績說明會中,各家券商也透露了布局進展。例如,興業證券的新加坡子公司正式開業,國際化業務邁入全新發展階段。華泰證券新加坡子公司相關業務牌照申請已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原則性批復,國際化布局再進一步。中信證券正式推出新加坡財富管理平臺,擴大了國際化服務半徑和服務內涵。